武职网讯(通讯员 蒋媛春)开学第一个月,总是最忙碌的一个月。在这样的开学季,德康楼三楼、四楼每一间办公室里呈现出质朴而苍劲有力的画风:生物学院的教师们在反复推敲首堂课的教学安排与节奏控制;学院办公室主任在仔细准备教学检查与安全检查;学院副书记在张罗着关山校区和葛店校区学生工作的协调,辅导员们在细致入微地照拂学生思想与心灵;而学院两位经理也在这样的时刻给自己工作加量,一同走访同行院校进行调研。
以榜样为目标,调研取经
文明创建与专业发展如何有机结合,党建引领如何能落到实处?一边是学院发展成熟的“英才计划”,一边是蓄势待发的创新创业教育,二者之间是否能有效连接发挥更大效应?
鞠守勇是生物学院新上任的副经理,关于这些具体的问题,他的工作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着工作思路和日程安排。他决定,开学第一周去走访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就是日程中的调研计划。他的计划得到了学院李旭经理的肯定。
8月31日,在李旭经理的带领下,二人一同前往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进行调研。了解来意之后,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公司党委书记和希顺介绍了学院的特色做法,就学生分类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设计、如何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和希顺书记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强调学院始终在教育思想大讨论基础上启动人才培养方案、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以此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其中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科研训练,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权,提高课程学业挑战度等等。鞠守勇双眼灼灼,一字一句的记录着这些“干货”,手中的黑色水性笔在纸上飞快地游走。
按照行程安排,9月6日,李旭和鞠守勇又走访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从专业设置、课程规划、实验实训方案到团队结构、技能竞赛、校企合作,二人详细地向该校生物学院邹叶茂经理了解其具体做法。在该院副经理汤文浩的带领下,鞠守勇参观了校内发酵工程、生物分离与纯化、组织培养、药物制剂等二十余个实训室。
李旭说,华农是全国文明单位,党建、文明创建等工作很有特色,所实行的上层牵引下层,下层支撑上层”的校内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这对于学院的建设思路是有很强的启发作用的。如何依托华农的资源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学院也有很多建设思路。而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在技能竞赛中关于选拔、培养的具体做法也是值得借鉴的。
以需求为导向,直面市场
如何使专业知识、技能与企业文化、工作任务、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高度融合?这也是生物学经理期关注的议题。
职业教育接轨现代产业升级新趋势推进了生物学院公司产品发展近几年的发展。近三年来,在学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创建了“百人百企”活动,让每一位老师充分与企业接触,把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为了让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更好的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学院经常安排教师前往企业学习。不仅将学院教师派出去,定期下企业了解用人需求;而且将企业专家请进来,联袂打造匠心课堂。三年来,学院先后与普安药房、中联药业、老百姓药业等企业签订多个订单班来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为药品零售行业直接输送272名准员工。
专业实操训练是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鉴于此,生物学院的课程设计理念总不断追求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岗位与课程教学之间靠什么来实现无缝衔接?生物技术教研室主任尹喆对此有独到的见解,“生物领域技术发展快,事实上我们要不断去观察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记录岗位上员工的单位工作时间、对比分析不同企业对同一个岗位的不同要求,才能真正参透岗位与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也向生物学院每一位教师提出一个动态的课题。为了寻求答案,学院领导班子鼓励课程组教师每逢暑假就前往生物医药企业去一探究竟。比如,为了明确不同企业对基因操作技术员的岗位技术要求,今年5月至8月期间,课程组教师就多次去到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华大基因、武汉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盛齐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以便更好地来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
把一个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时间标准化,不仅以各道工序各项作业为对象,更是以制造整体为对象。鞠守勇副经理说,“希望能不断推进工学结合的紧密程度,在本学期11月份将要开始的顶岗实习中继续有好的收获。而且,如果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能有这样的视角,对于他终生的学习都是极其有益的。”
以发展为契机,砥砺奋进
如何抓住产业升级进入关键阶段,有效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如何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颠覆传统职业教育的趋势中,进一步优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来支撑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进一步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更大规模地培养培训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从优质校建设到“双高”校建设,学校正在努力建成引领中西部、辐射全国、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基地,形成高职教育的“武职模式”。
作为二级学院,生物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较好的建设基础。产业与职业教育正走向深度融合,生物学院也将趁此东风,全力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在学院领导班子的组织下,生物学院教师近两年频频去到生物城,去到医药企业,也去到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现场,去看科技引领下的未来健康事业,就是去捕捉最前沿的大健康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趋势,去把握生命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这一切,就是为了有的放矢去建设高水平的大健康类专业群,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培训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生物学院也尝试开展了一些社会服务的工作,无论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中心承接的各项监测项目,还是为关山社区居民进行再就业培训、江夏山坡街群力村开展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又或者是发挥办学优势开展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服务,都是社会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探索。
李旭说,今后学院还将继续多方调研、论证来指导教育管理工作。“很多工作值得推敲琢磨的,比如,‘多元化招生’的问题,到底该怎么招、怎么教、怎么评价、怎么毕业,这虽都是十分具体的工作,但需要中观、甚至是宏观的思维来指导”。具体来说,学院带领全体教师一方面依旧向行业院系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将继续统筹企业各方资源和项目,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奠定基础,以“英才计划”和“双创教育”为基础,锤炼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块化课程体系,凸显专业特色的架构。
职业教育所造就的有技术含量、有尊严的个体职业发展,为国家出力,谋民生出路。这既是务实之举、民生所需,也是生物学院全体教师心心念念的教育愿景。学院副书记肖伟说,“即使匆匆起,迟迟归。但伸手去握住的,是满掌真实的充实与温暖。”